守护美丽心灵
阳光下共成长
小学时期是人的行为、性格和智力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。在这一阶段,由于身心变化比较快,加之文化知识及社会经验的不足,小学生很容易出现心理波动,导致情绪变化以及行为习惯问题的产生。下面,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份心理健康教育指南,分析小学生主要问题表现,为同学们提供应对的小贴士。
一、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志
情绪稳定,积极向上;心境轻松愉快,行为活泼而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;适应能力强,人际关系和谐,能与同伴友好相处;安全感较强,能正确地评价自己;积极参加劳动锻炼,行为表现与年龄相称等等。
二、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及原因
1.自责倾向
当发生不如意的事情时,经常认为自己不好,对自己所做的事抱有恐惧心理。自责倾向的根源是对失去别人的关爱与认可的不安,当学生感受到父母、教师、朋友不认可时,往往形成自责倾向。
2.不自信
小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低,当他们意识到某种威胁自尊的因素存在时,就会产生强烈不安、焦虑和恐惧。
3.叛逆
由于知识经验的扩展和加深,逐渐长大的学生开始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事物。对教师的简单说教,喜欢从反面思考,喜欢索隐猎奇,容易产生固执、偏激的不良倾向,因而产生逆反心理。
4.攀比
爸爸妈妈常常拿孩子的成绩与别的小朋友比较,于是,很多同学开始会过分在意别人的看法,不甘心输给别人。这是一种不健康的攀比心理,而这种攀比不仅表现在学习成绩的比较,还表现在物质、金钱,甚至是外貌的比较。
5.孤独
心理学把这种心理状态称为闭锁心理,由此产生的一种感到与世隔绝,孤独寂寞的情绪体验称为孤独感。
6.以自我为中心
有些小朋友希望老师、同学都围着他转,凡事只想着自己,不顾及他人的感受,不愿为他人做出一点牺牲,否则就感到委屈、受不了 ,这就是所说的以自我为中心。
三、心理健康排解小技巧
如何面对心理问题
1.坦然面对。
心理健康也跟身体健康一样,在人的一生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,出现心理困惑只是成长正常状态,没有问题哪有成长可言。
2.不要急于“诊断”。
心理问题本身多种多样,成因往往也很复杂,切忌盲目从一些书籍上断章取义,或者道听途说,急于“对号入座”。
3.转移注意力。
心理问题往往有这么一个特点,就是越注意它,它似乎就越严重。所以,不要老盯着自己的所谓问题不放,不可过分关注自我,而应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习、生活、工作的方方面面。有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并全力投入是很有利于心理健康的。
4.调整生活节律。
很多时候,只要将自己习惯了的生活规律稍加调整,就会给自己整个人的精神面貌带来焕然一新的感受,所谓的心理问题也随之轻松化解了。
5.不要排斥心理咨询。
对于严重的、难以排解的心理问题,也可寻求专家咨询及心理卫生机构的帮助。
人际交往技巧
1.换位思考,经常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和处理问题,善于发现他人的价值,懂得尊重他人,对人宽容,不斤斤计较。
2.善用赞扬和批评,真心真意、适时适度地表达赞扬,少批评他人。非常小的事情,也要善于表达感谢。
3.主动交往。主动交往不仅有利于建立朋友关系,而且当面临人际危机时,主动解释可以帮助消除误解。
4.帮助别人。以帮助与相互帮助开端的人际关系,不仅容易确立良好的第一印象,而且可以迅速缩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,患难见真情。
自我放松训练技巧
1.大笑放松法:因为笑是精神消毒剂,在可能的条件下,听听相声、看看小品等能让你开怀大笑的东西, 这样能够减缓焦虑。
2.运动放松法:运动可以使精神放松,大脑释放多巴胺,所以,可以通过喜欢的运动来缓解焦虑情绪。
3.深呼吸放松法:考试前或者其他焦虑紧张的时候,做深呼吸4- 6次,会缓解焦虑。
4.意守丹田放松法:意念集中于丹田穴,而后想象着意念向上移动,一步步直至头顶百会穴,同时吸气,再向后向下移至丹田处,同时呼气。
5.音乐放松法:没事的时候放空心情,听听轻松愉悦的音乐。
6.六秒钟放松法:抓住片刻时间,六秒钟就够,收腹、缩颏、伸懒腰、打呵欠,焦虑会随之减轻。
应对挫折的小技巧
1.期望法
遇到挫折时,尽量少考虑暂时得失,多想美好的未来,不断激励自己:“振作起来,一切都会过去,将来一定会成功。”
2.知足法
在挫折面前,要满足已经达到的目标,对一时难以做到的事情不奢望、不强求,同时多看看周围不如自己境况的人。这样,就容易从烦恼、痛苦中解脱出来,为将来的成功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。
3.升华法
在遭遇个人恋爱失败、家庭破裂、财产损失、身患疾病等打击之后,化悲痛为力量,发愤图强,去取得学习、工作和事业的成功,这是应对挫折最积极的态度。
4.补偿法
古人说:“失之东隅,收之桑榆”。即在某方面的目标受挫时,不灰心气馁,以另一个可能成功的目标来代替,而不致陷入苦恼、忧伤、悲观、绝望的境地.
情绪调节小技巧
如果觉察到自己的情绪变化时,就需要寻找合理的途径宣泄情绪,允许自己表达脆弱。
你能觉察到自己的情绪状态发生了一些变化吗?接纳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接纳我们自己的情绪变化。情绪,是我们内心世界的信使。我们可以先问问自己是怎么了,好好地关照一下自己。
我们可以试着回忆一下,当我们以前面对压力时,使用了哪些情绪应对方法。如果现在依然有用,那么可以继续使用。
此外,我们还可以试着合理地宣泄情绪,允许自己表达脆弱。
1.可以每天用5-10分钟,将当下脑子里的想法和感受写下来;如果是难以处理的烦恼和焦虑,你可以在写完之后把纸撕掉,想象自己的烦恼,和焦虑被撕掉;
2.给家人、朋友进行有效沟通,获取心理支持;
3.学会自我关怀:想象你的好友在你眼前,他告诉你他的情绪很糟糕,你会说些什么话来安慰他,支持他?然后,把这些话说给自己听。
4.在情况严重时,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。
鹰,不需鼓掌,也在飞翔;小草,没人心疼,也在成长;深山的野花,没人欣赏,也在芬芳。希望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,同学们能重视心理知识的学习,正确认识自己,接纳情绪变化,能够学会自我调节,用积极、乐观的心态对待学习和生活。
版权所有:Copyright 2020 © All Rights Reserved.
新创技术 琼ICP备19003989号-1 文城中心小学